|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日期:2018-02-01 09:21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2017年,根据农业部安排,原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经过扩容调整,正式更名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涉及包含罗非鱼、鮰、鳜、鲈、鳢、鳗、黄颡、泥鳅、鳝、鲟、鲑鳟等11种特色淡水鱼。体系主要围绕特色淡水鱼产业链各环节需求,实施重点研发计划,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特色淡水鱼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养殖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原始创新和融合创新,大力推进特色淡水鱼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渔业区域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特色淡水鱼的竞争力。

    体系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下设6个功能研究室,分别挂靠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省级水产研究院(所)等的6个研究院所,为:遗传改良研究室,主要开展特色淡水鱼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快速生长、抗逆、抗病品系,建立标准化良种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环境协调型养殖模式;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要研发特色淡水鱼绿色饲料,开展鲈鳢鳜活鱼饵料替代技术、平衡植物蛋白源的氨基酸技术研究及精准投饲技术等研究;疾病防控研究室,主要研究特色淡水鱼病害快速诊断技术、研制新型化药、疫苗、免疫增强剂等新型药物并提供安全用药的技术与指导,建立综合的防控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开展特色淡水鱼设施化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探索适合我国特色淡水鱼养殖现状的节水、节能、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加工研究室,主要研究商品鱼高效保活运输技术、罗非鱼深加工技术、加工副产物利用技术、质量安全监控技术等;产业经济研究室,开展特色淡水鱼产业市场变化、生产要素变化、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产业安全预测预警、建立并完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19个省、市、区设立综合试验站,主要挂靠在省级水产研究所、推广站、国家水产良种场和水产龙头企业。结合区域实际,收集技术需求和基础数据,观测区域产业发展动态,联合岗位专家熟化和示范研发成果。

   目前,体系共聘用岗位科学家33人,团队成员165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9人,团队成员76人,示范县95个,技术推广骨干285人。集聚全国80%以上的产业人才和研发能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启动大会暨首席科学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赴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汇报工作并开展“十三五”产业调研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召开“十三五”重点任务编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