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机构设置 > 重点实验室 > 正文
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实验室前身是以1997年成立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鱼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于2002年11月建成“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8年8月,农业部建设第五轮重点实验室,命名为“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11年7月8日,农业部确定的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中,“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成为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固定人员91人,其中高级38人;客座人员37人。       

实验用房7961平方米,建立了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领域完备的实验室体系。拥有仪器设备1241台(套),原值7100.64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160台(套)。

以渔业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遗传育种、养殖生态调控与环境修复、健康养殖、内陆渔业资源增殖与养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等学科为基础,强化特色,发展重点学科。加强学科交流,培育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控与药物创制、水产品加工、养殖装备与工程等新兴及交叉学科,形成方向明确、优势突出、水平一流的学科布局。

“十二五”期间,实验室获奖成果44项,"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和"鲤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省部级奖励19项,“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技术的创建与应用”和“青虾良种的培育及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示范推广”获江苏省科技一等奖,“青虾优良品种的培育及产业化示范推广”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发表论文850篇,其中:SCI/EI 182篇,出版著作16本。授权专利252项,其中发明专利164项;软件著作权8项。培育福瑞鲤和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2个国家级水产养殖新品种,3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