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媒体焦距 > 正文
媒体焦距

CCTV-2《深度财经》报道我中心美洲鲥研究成果及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扶贫工作

日期:2018-08-21 12:28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8月18日,CCTV-2《深度财经》栏目以“水产品市场里的新商机”为题,报道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有关美洲鲥研究成果,及在云南红河开展的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扶贫工作。报道内容整理如下:

曾经绝迹的“长江三鲜”中的鲥鱼,现在人们又可以品尝到它的美味。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里的泥鳅,又创造出了新的价值。科技助力水产品升级,水产品市场里的新商机,《深度财经》正在播出。


主持人:我们国家是水产品的主要生产国,2016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到了6901万吨,占全球比重40%左右,其中中国水产养殖量达5142万吨,占全球养殖量比重70%左右。水产品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摄入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但是,同时水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大宗品种供给基本饱和,优质的产品供给仍有不足。那么就拿“长江三鲜”中的鲥鱼来说,鲥鱼因为比刀鱼和河豚个头大,属于大型鱼,同时味道鲜美,位列“长江三鲜”之首,但是现在在长江里已经见不到鲥鱼了。为了填补市场空白,科研人员引进美洲鲥鱼,经过近几年的培育,现在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广,鲥鱼的美味重新出现在了消费者的餐桌上。

画外解说:蒋国涛从2013年开始养鲥鱼,刚开始养这种鱼的时候,不但把握不好水温,对饵料也不熟悉,导致鱼苗死了不少。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再加上科技人员的帮助,蒋国涛逐渐掌握了养这种鱼的门道。

这些鱼是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国外引进受精卵在国内进行孵化的。蒋国涛的鱼苗就是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来的。聂志娟是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她每个月都要到蒋国涛的养殖场来看一下鱼的生长情况,帮助解决鱼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蒋国涛(江阴贝斯特水产经理):抄网里面的鲥鱼为什么时间不长它就死,鱼池里面为什么一直活着?

聂志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对于美洲鲥鱼及其他一些名贵的鱼大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属于鱼的应激性的问题。就像鱼的大脑,整个一个生理变化,它会产生应激调节的一些机制,也会造成对它生理上的一个损伤。到一定程度,这个鱼难以恢复的时候,它就面临生命危险。

 

 

画外解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是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两大产业技术体系技术研发中心。在这里一个个大池子养着不同的鱼,这个大池子里养的鲥鱼都是用来做种苗的。因为美洲鲥鱼与长江鲥鱼味道比较相似,科研人员决定引进这条鱼,最开始引进的是受精卵。


徐跑(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美洲鲥的体型、肉质和长江鲥鱼很相近,在分类学上同属于鲱科。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就决定把它给引回来,但是在引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一些技术,存在一些难关,后来我们是以受精卵把它引过来。这种鱼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应激反应特别大,所以在引进国内后,我们在养殖及人工繁育过程当中也交了很多的学费。比如它的养殖环境?它对饲料的需求?等等。因为天然状态,原来的长江鲥鱼全是在长江里面的,没养过,我们突然之间把这个美洲鲥鱼拿到池塘里来养殖,有很多的问题要去解决,有很多的技术的瓶颈要去突破。

画外解说:长江鲥鱼可以说是“长江三鲜”之首,因为在“长江三鲜”中只有长江鲥鱼是大型鱼类。从80年代开始,这种鱼就开始出现断崖式的衰退。引进美洲鲥鱼也是填补了长江鲥鱼的空白。


徐跑: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这个美洲鲥的价格、成本,能降低到一般的鱼类,或比一般的鱼类要高一点,但它的味道要好得多得多,这样就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高质量水产品的需求,也是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要求。我想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结构的调整,我们主要是要解决它的质量问题。在解决效益问题的同时,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鲥鱼作为真正的长江鱼类,它是一个洄游性鱼类,这个物种如果我们能把它恢复起来、保护起来,这是对我们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一大贡献。


画外解说:徐钢春一直从事美洲鲥鱼的研究,为了解决这种鱼的孵化问题,他们专门设计了这个孵化桶。在孵化的时候,用水在下面反冲,让鱼卵浮起来,进行滚动的孵化,又可以作为鱼卵的培育室。现在这条鱼已经实现了人工繁育,也为他们今后引进鲥属鱼类打下了基础。


徐钢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我们在美洲鲥繁育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真正的引进鲥属的鱼类进行养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就是说,如果真正鲥属鱼,有可能找到跟长江鲥同一个物种的鲥,我们就可以进行物种的恢复,进行一个长江物种的恢复。

主持人:这鲥鱼真的是很难养,因为难养,所以珍贵,在长江大保护的环境之下,科研人员也希望能找到我国的本地鲥鱼,填补“长江三鲜”留下的空白。


主持人:这里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有1300多年历史,这里的百姓把山川开垦成生态农业奇观,让森林,村寨,梯田,水系融为一体。然而,最近几年的哈尼梯田,既面临谁来种地的考验,也面临生态保护压力,如何破解?我们一起去看看。

画外解说:这里是云南中海渔业泥鳅良种繁育基地,因为马上要给农户发放泥鳅苗了,需求量比较大,黄志诚要和同事加班加点进行泥鳅繁育。他们要用人工把鱼卵挤出来然后进行人工授精,泥鳅自然孵化率比较低,只有20%到30%,通过人工繁育的话,可以达到80%到90%。


彭云东(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泥鳅产卵量不太多,如果是自然产卵的话,第一个它产卵不集中,然后受精率比较低。我们采取全人工催产的话,主要一个是保证产苗的数量,另外一个提高它的受精率,最终保证我们泥鳅的出苗率比较高。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说,全人工繁殖的话有利于泥鳅的繁殖,能保证有足够的数量。


画外解说:今天是放泥鳅苗的日子,杨举呼早早就等着泥鳅苗的到来。田里还来了很多留学生,他们是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的学生,到这里现场学习稻田综合种养,带队的人是徐跑研究员。他们选择在稻田养泥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梯田里的水位比较低。泥鳅对水深要求不高,梯田里的水深一般在30厘米到40厘米,如果放养鱼的话,很难养成大鱼。但是养泥鳅,就要解决杨举呼之前担心的泥鳅打洞破坏梯田的难题。

徐跑:这个泥鳅和普通泥鳅不太一样,是台湾泥鳅和本地泥鳅的一个杂交种,为什么呢?因为本地泥鳅它打洞,对梯田不利。台湾泥鳅它长得大,但是它的味道相对来讲又没有本地泥鳅那么好,地方上的一些老百姓他还是喜欢吃本地泥鳅。所以我们就通过杂交育种技术,把这两种泥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就行成了当前放养的泥鳅、台湾泥鳅和本地泥鳅的一个杂交种。

画外解说:台湾泥鳅不钻泥,长的快;本地泥鳅土生土长,适应当地高海拔的气候环境,抗病能力强。这么一杂交,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这可是徐跑研究员他们经过了许多次的试验,把很多种泥鳅进行杂交才找到的最适合的搭配。普通的泥鳅是灰黑色的,经过杂交的泥鳅,身上微微地泛着金黄色,卖相也更好了。

虽然有了好品种,但苗种、养殖技术、销售,这可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鼓励农户们大胆尝试,当地的渔业公司为最后的销路托底。


肖燕(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采用的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依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科技支撑和红河当地政府的支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最终保证老百姓的收益。也就是说,我们给了老百姓苗,最后养成以后我们再百分之百地回收,市场由我们来负责。

记者:这样的话农户他也不用发愁销路。

肖燕:不用发愁,是这样的。

画外解说:肖燕他们承诺,如果市场价格高于24元,农户自己可以销售,企业为农户托底,这样农户心里也有了底,养泥鳅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这种水稻泥鳅综合种养的生产模式,达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

肖燕:泥鳅在稻田生长,“稻鳅共作”模式,亩产可以增加5%的粮食产量,同时泥鳅、稻米它是完全生态环保的这样的一个产品,销售价格也得到了提高,所以老百姓现在通过这个“稻鳅共作”,亩产收入可以5000元以上。

画外解说:2016年,红河县完成养泥鳅面积70595亩,总产量2929吨,带动了2.6万户10.4万人增收。


张穆(云南省渔业局局长):云南全省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160万亩,全省的水稻面积是1500万亩,占1/10左右。对云南省来说发展“稻鱼共作”这块的潜力非常大,整个稻田养鱼产量达到了将近60万吨,稻渔综合种养是我们云南省渔业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

画外解说:稻渔共作互补,减少了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稻米和泥鳅、鱼等产品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价值也提高了,现在当地把红米做成特色米,一斤卖到了10块钱。

如今,以“稻渔共作”保护和开发哈尼梯田,带动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观光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业态。

热情的村民为这些远方的客人准备了长桌宴,这是哈尼族在过节时候才会摆出的最重要的聚餐。

主持人:今天的节目,我们看到优质鱼类品种的开发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山区型稻田综合种养等技术开发与完善,开拓了渔业发展的新空间,也是渔业供给侧改革新的探索,其中很多有益的做法还可以为渔业精准扶贫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图文摘自CCTV-2《深度财经》 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