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援非专家组抵达纳米比亚后,先后于10月28日和29日分别拜访了纳米比亚渔业与海洋资源部(MFMR)和我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得到了纳米比亚渔业与海洋资源部常务秘书(副部级)Ulitala M. Hiveluah女士和我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刘如宁参赞的热情接见。

Ulitala M. Hiveluah女士对专家组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纳米比亚水产养殖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淡水养殖亟待加速,以解决动物蛋白不足、渔民生活贫困等问题。她表示,中、纳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渔业合作关系,纳方一直借鉴中国先进的养殖技术,中国专家此次来纳进行实地考察与培训,不仅有利于中国先进技术在纳的传播与应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切实了解纳水产养殖现状及各地区渔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为今后中、纳渔业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她希望专家组能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多看、多走、多交流,在参观考察当地渔场、科研机构及与渔民、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交流的同时,分享各自的经验,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与建议,携手将纳米比亚水产养殖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变为合作与发展机遇。
刘如宁参赞在交流中指出,纳米比亚拥有1570公里的海岸线,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渔业是其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捕捞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水产养殖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且面临着技术水平落后、养殖品种单一、规模偏小、人才匮乏等瓶颈问题。目前纳政府十分重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先后在主要渔区建立了国营渔场和技术研究中心,并积极寻求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持与国际合作。中国作为与之开展渔业合作较早的国家之一,先后在渔场建设、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面为纳方渔业发展提供巨大支持,取得了显著效果。刘如宁参赞希望专家组能加强与纳米比亚渔业与海洋资源部尤其是水产养殖司的沟通交流,并充分利用此次执行项目的机会,切实了解纳方渔业和水产养殖现状,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项目意见与建议,为今后扩大与深化中纳渔业合作奠定基础。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援非专家组组长朱健研究员感谢纳米比亚渔业与海洋资源部和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的支持和指导,就此次项目的主要背景、具体内容、执行方式和工作目标进行了汇报,并在讨论会上分别就项目实施计划和技术援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